盘点赴港上市五家创新药企,大喜大悲或是新常态
生物科技研发与市场波动性大,股市表现极易两极分化。
2018年,A股里的医药公司可谓“白骨皑皑”。统计范围内的287只医药股有252只股价低于开年,29只股票跌幅超过50%,其中包括曾迈进“千亿市值俱乐部”的康美药业和华大基因。
在港股,2018年药品指数跌了超过30%,当年赴港上市的五家内地药企则呈“冰火两重天”的景象。
2018年4月30日,港交所《新兴及创新产业公司上市制度》正式生效,对生物药企来说,最重要的有一条:允许尚未盈利或者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。
在这之后,歌礼制药(01672.HK)、百济神州(06160.HK)、华领医药(02552.HK)、信达生物(01801.HK)、君实生物(01877.HK)五家新兴生物科技公司相继赴港上市。
五家公司都是科学家创业,都是没有盈利,股价却涨跌参半。上市以后分别是下跌54.5%、下跌22.13%、上涨0.24%、上涨72.39%、上涨24.87%(截至2018年12月31日)。
△五家赴港上市创新药企统计(八点健闻制图)
差异如此巨大,跟上市之初发行价的高低有关,比如歌礼制药,发行时相比上一轮融资溢价超过170%,而信达则溢价20%左右;但更重要的,应该是市场对公司核心产品的预期不同:歌礼制药的主力产品是丙肝治疗药物,这个市场有不确定性,而信达和君实的核心产品是抗癌特效药,有着比较确定的、巨大的市场空间。
对这样的局面,李小加在2018年5月的文章《如何迎接生物科技新秀》中已经做出预判:生物科技板块不同于一般的行业,上市后的表现容易两极分化,要么大喜,要么大悲。
这其实不算极端,历史上还有更夸张的。2008年7月,在美国上市的Vanda药业一款药物没有获得FDA的批准,公司股价从4美元跌到了45美分。9个多月后,经过补充临床数据,这款药物获批,结果股价从1美元涨到了8美元。
创新药研发,是一个高投入、高回报、高风险的行业,对此,参与其间的港股投资者要有预期。而对于这五家药企,募资额最少的华领医药募到近8亿港元,最多的百济神州募资近70亿港元,这将大大丰富其研发资金储备,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在文章表示,香港要“为生物科技行业雪中送炭。”
我们来盘点一下,港股新政的第一年,这些在雪中拿到“炭”的公司,都是什么成色。
歌礼制药:丙肝新药独角兽
2018年8月1日,歌礼制药成为首家赴港上市的未盈利生物医药企业,创始人吴劲梓说:“我们的上市,开启了中国生物医药新纪元。”
歌礼发行价14港元,募资29.76亿港元,截至12月31日,股价下跌54.5%,市值69亿港元。
歌礼制药2013年4月成立于杭州,创始人吴劲梓是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医学院癌症生物学博士,创业前在葛兰素史克担任全球艾滋病新药开发运作和管理的副总裁。
歌礼专注于针对丙肝、HIV、乙肝的抗病毒药物研发,核心产品针对丙肝,2016年和2017年研发费用分别为6268万元、1.14亿元人民币。
招股书提到,2028年中国丙肝药市场规模将达到470亿元人民币。
但是,歌礼面临着众多国际巨头的竞争,百时美施贵宝、吉利德、艾伯维、默沙东都有新型丙肝药物上市,同时还面临低价的印度仿制药竞争。
另外,从国际上的经验看,丙肝药市场在短暂爆发后就面临萎缩风险。
2013-2017这5年时间内,全球丙肝药市场规模从32亿美元激烈爆发至237亿美元,之后又急剧萎缩到125亿美元。这往往是因为新型药物疗效显著,原有患者治愈后,用药需求大大降低,再加上价格竞争,市场急剧萎缩。
销售的减少,意味着有更多的病人被治愈,但对药企来说,就需要考虑更多的药品研发方向了。
百济神州:过去两年在美股涨了5倍
百济神州于2018年8月8日在香港上市,发行价108港元,募资68.28亿港元。此前它已于2016年在纳斯达克IPO,两年来股价涨了逾5倍,当前市值超过70亿美元。在香港上市以后,美股和港股几乎是同步下跌,截至12月31日,下跌22.13%,市值650亿港元。
百济2010年10月成立于北京,创始人王晓东是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生物化学博士,2003年被聘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第一任所长,2004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。
百济的研发方向是靶向药、免疫疗法这两类抗癌药,目前有三款核心产品,其中一款是当前抗癌药中最火的PD-1抑制剂。
百济研发投入很多,2016年和2017年分别为6.8亿元和18.5亿元人民币。
2019和2020年,百济预计有两款产品能够上市。其中PD-1抑制剂市场规模最大,预计到2030年,国内市场规模将接近1000亿元人民币。
不过,PD-1抑制剂市场的竞争也很激烈,在国内将形成“4+5”的竞争格局,也即四家国产药企和五家国际巨头展开竞争。目前进口的K药和O药,以及君实的国产药已经获批,百济估计还要晚半年左右。
为了加强商业能力,百济挖来了原辉瑞制药大中华区总裁吴晓滨,但在“4+5”竞争格局中,百济能获得多大的市场份额,现在仍未可知。
因为品牌和适应症的原因,百济和后面要谈到的君实、信达预计在一开始市场份额都不会很大,要到2022年之后才能逐渐赶上进口药。
华领医药:糖尿病领域新秀
华领医药于2018年9月14日上市,发行价8.28港元,募资近8亿港元。截至12月31日,上涨0.24%,市值88亿港元。
华领总部位于上海,2011年6月由陈力牵头创立,陈力于1992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有机化学博士学位,创业之前担任罗氏中国研发中心首席科学官。药明康德创始人李革也是华领早期的联合创始人之一。
华领医药主攻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全球首创新药口服药物Dorzagliatin,2016和2017年研发费用分别为7500万元和1.25亿元人民币。
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(Frost & Sullivan)的资料,2017年,中国共有1.2亿名2型糖尿病患者,预计到2022年,中国糖尿病市场规模将达978亿元人民币。
陈力介绍,“华领医药的目标是在2020年在中国销售这种药物,并计划在2025年达到约30亿美元的销售额。”
信达生物:主攻抗癌特效药,两个月涨72%
信达生物于2018年10月31日上市,发行价13.98港元,募资规模32.99亿港元。截至2018年12月31日,上涨72.39%,市值近280亿港元。
信达2011年成立于苏州,创始人俞德超是中国科学院分子遗传学博士,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博士后,是61项专利(包括38项美国专利)的发明人,曾在多家美国制药公司担任高管。2006年回国,创业前担任康弘药业副总裁。
信达的研发方向主要也是抗癌药,目前有17种正在研发之中,其中四种核心产品已在中国进入后期临床开发阶段,最核心的是PD-1抑制剂“信迪利”单抗。
2016年、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,信达的研发开支分别为3.85亿元、6.12亿元、4.2亿元。
“信迪利”于2018年12月27日获批,成为第二款获批上市的国产药。PD-1抑制剂市场规模很大,但竞争者很多,而国产药在适应症和品牌方面暂时不占优势。
君实生物:抗癌特效药为国内首家获批
君实生物于2018年12月24日上市,发行价19.38港元,募资额29.44亿港元。截至12月31日,上涨24.87%,市值超过180亿港元。
君实2012年成立于上海,创始人陈博2003年获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,历任复旦大学教授,礼来公司研究员。
2015年挂牌新三板之前,君实曾融资两轮,挂牌新三板后又6次发行新股,累计在境内融资超过17亿元人民币。
君实的核心产品也是PD-1抑制剂,2016年、2017年及2018年前四个月,研发投入分别为1.2亿元、2.8亿元、1.2亿元。
公司成立之初,技术派的陈博为第一大股东、实际控制人。2014年11月,随着PD-1抑制剂项目进入临床试验阶段,开始需要大把烧钱,代表资本的熊俊成为第一大股东、实际控制人。2016年12月5日,陈博辞去总经理职务,随后离开君实。
不过,人事变动并没有影响到研发进程。
2018年12月17日,君实的PD-1抑制剂“拓益”率先上市,成为第一款国产PD-1抑制剂药品。这比其2015年新三板挂牌时预期的2020年提早了一年多。2019年1月7日,君实公布“拓益”定价7200元/240mg(支),患者一年的使用成本为进口药的三分之一,约18万元。
尽管已经或者即将获批上市,但君实、信达、百济以及老牌药企恒瑞的PD-1抑制剂估计一开始市场规模都很有限,一大原因是适应症单一。
君实获批的适应证为黑色素瘤;恒瑞、信达、百济神州提交的首个适应证均为复发难治性霍奇金淋巴瘤。其他适应证尚处临床试验阶段,距离上市还需很长时间。
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,中国每年新增2万例左右的黑色素瘤病例,新增淋巴瘤近9万,其中霍奇金淋巴瘤10%左右。假设这些国内患者全都使用国产PD-1抑制剂治疗,按每人每年10万元计算,针对黑色素瘤和霍奇金淋巴瘤的PD-1市场年销量,将分别是20亿元、9亿元人民币的市场规模。
虽然临床中也有超适应证用药,但国产药也将面临着K药和O药的激烈竞争。尽管目前在中国仅获批针对晚期黑色素瘤、晚期非小细胞肺癌,但在国外,K药覆盖了11个瘤种15项适应证,O药获批9个瘤种17项适应证。
随着获批的适应证越来越多,同时通过实际的临床效果逐步建立品牌,从2022年起,预期国产药将迎头赶上。至2025年,中国整体市场规模近800亿元人民币,国产药份额将过半,第一次超过进口药。
王吉陆|撰稿
微信号:wangjilu006